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不动产登记专栏 > 工作动态
点线面联动 温州市不动产抵押登记便民利企助力“两区建设”
发布日期:2019-12-02 09:09:47 来源: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浏览次数:


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我市“两区”建设,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点线面联动,优化抵押登记工作,并开展“助企优抵”工程,推出8项举措,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助力温州市融资畅通工程,为企业和金融行业的持续性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定“点”突破,“解难式”服务再优化   

一是打造优质“窗口解难点”。窗口作为与群众近距离交流的平台,承担着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作用。中心工作人员秉持着“最多跑一次”的原则,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和“首问责任制”。对缺少非关键性材料的,实行先容缺受理后补正办结,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如某银行工作人员由于疏忽将还款证明上的产权证号年份写错却不能手写修改,在这样的情况下,窗口人员通过线上挂起、限时补交的方式为其提供便利。二是营造专业“办公室解难点”。办公室作为办理抵押登记业务的“第二窗口”,并不是“关起门来做事”,也是直接对接群众,与群众交流的解难点。一些疑难杂症,如土地抵押登记的材料审批等,工作人员都会引导至办公室,与科室负责人或者分管领导进行直接交流,帮助化解难题。近日,温州新锦天置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为中心负责抵押业务的登记三科送来了锦旗,“高效规范办实事,热情贴心为企业”,为其专业、便利的服务点赞。  

二、联“线”并网,“零跑趟”工作再深化

一是群众“少跑”。依托“互联网+抵押登记”新模式,建立银行抵押贷款与不动产登记线上协同办理机制。通过银行线上传件、窗口人员线上受理审批、最后发放电子证明,搭建群众、银行和登记机构之间的业务桥梁,实现抵押登记 “零次跑”。二是审批“快跑”。抵押注销即时办理,企业办理抵押登记60分钟,一般抵押登记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与原先十多天的办理时间相比,现在的办理时间大幅缩短。三是服务“优跑”。抵押登记不断推进服务便民化,陆续推出咨询热线答疑服务、延时办公服务、不动产登记证明快递服务及小微企业免收登记费等一系列便民举措。中心依托网络、通讯、物流等方式,打破了企业、银行、群众与中心之间的物理阻隔,变“群众企业跑腿”为“数据跑路”、“信息跑路”“快递跑路”,联点并线,联线并网,为实现“零跑趟”提供内在支撑。

三、覆“面”推进,“助企优抵”工程再强化

今年以来,中心重点开展“助企优抵”工程,推出8项创新举措,精准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企业抵押贷款到期后重新贷款的,抵押注销和抵押登记可进行一并受理,办理时限从原来的至少 3 天缩短至 1天以内,同时也免去了“过桥资金”;并且通过开展所有权与抵押权变更、所有权转移与抵押权变更等不同登记无缝组合,无需还贷就可直接办理相应的不动产登记,大大减少企业还款的临时资金周转成本,自该举措实施以来,已为大自然钢业集团等办理40多件,涉及金额达28.9亿元,为企业节省过桥资金约1355万元,该举措被列入全市“营商环境提升年”典型案例之一。二是丰富企业融资手段。为建设项目提供全周期融资“零断档”的抵押登记,实现土地转在建工程抵押“一次跑零缝隙”,并且随着基建项目的推进,企业通过项目的融资金额还可以继续提高,通过多次办理在建工程抵押变更登记,将工程建设资金投入的增加,转变为在建工程抵押物价值的增加,再转为贷款额度的增加,使企业在工程建设的全周期内都能获得贷款支持,保障了工程的顺利建成投产。2 月,为浙江明泰标准间有限公司办理全国首例“土地抵押直接转为在建工程抵押”业务,不仅为企业免去近1亿元的融资压力,还为其新增 4000 多万元的贷款资金,相关人员还通过浙报新媒体现场与车俊书记连线汇报,成为服务企业的典型案例。同时创新实施工业用地按份额抵押,各共有人都可随时单独以自己享有的份额办理抵押登记,为各自融资提供方便,使共有产权形式的不动产得到有效盘活。4月,为龙湾永中明星五金厂办理全市首例工业厂房“按份额抵押登记”业务,帮助该企业获得 2000 万元的贷款授信额度,该案例在全省县委书记会议上进行汇报交流,同时也被市政府列为“三服务”典型案例。三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实施并列顺位抵押登记,银行的贷款风险大大降低,放贷意愿大幅提高,企业也因此能获得足额的贷款,目前为温州星耀房地产开发公司、温州鼎尚鞋业有限公司、温州新南亚大酒店等多家企业成功办理并列顺位抵押;并且全力破除顺位抵押权登记障碍壁垒,取消凭顺位协议办理顺位抵押权的做法,既规范了抵押登记审查边界,破除了制约因素,又拓宽了抵押人利用抵押物余值再次贷款的通道,帮助抵押人实现抵押物价值最大化。

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通过点线面联动,在抵押流程和审查材料上做减法,在便民举措和助企创新上做加法,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上做乘法,在跑的地方和跑的次数上做除法,提升群众和企业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切实助力温州市“两区建设”。


(通讯员:李一瑞  陈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