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国土资源局文件
温土资函〔2017〕19号
温州市2016年度矿产资源统计及开发
利用情况统计分析报告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矿产开发管理处:
2016年,在省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温州矿管工作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主基调,按照“保障发展、保护生态、优化审批、创新监管”的总体思路,以生态保护和供需保障协调发展为目标,创新改革为动力,维护矿产勘查开发秩序为重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2016年,全市持证矿山158个(固体矿产矿山143个,地热矿泉矿山15个),除已过期且无开采待注销矿山63个未列入统计外,列入本年度统计矿山共95个(包括固体矿产矿山85个,地热矿泉矿山10个),其中生产矿山66个、停产矿山16个、关闭矿山7个、筹建矿山6个。
2016年全市开发利用的矿产13种,包括能源矿产1种(地热),水气矿产1种(矿泉水),非金属矿产11种(明矾石、叶蜡石、冶金用石英岩、饰面用辉绿岩、饰面用闪长岩、饰面用花岗岩、萤石[停产]、高岭土[停产],以及普通建筑用石、砂矿产—建筑用凝灰岩、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用砂)。
2016年全市矿业从业人员3071人,矿石采掘量5323.35万吨,实现矿业总产值105887.80万元,利润5984.15万元,税金3998.30万元。全市人均生产效率均有提升,人均采掘量和人均产值分别是1.73万吨/人·年和34.48万元/人·年,较上年分别增加了6.79%和16.53%。对2011年至2016年全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发现(见表1):全市的矿山数量大幅压缩,矿山总体规模逐步提升,从业人员逐年减少,矿石量、矿业产值、利润、税金总体保持稳定。
表1 2011-2016年度全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表
年度 | 矿山数(个) | 从业 人员 (个) | 矿石 产量 (万吨) | 矿业 总产值 (万元) | 年利润总额 (万元) | 年税金总额 (万元) | ||||
合计 | 大型 | 中型 | 小型 | 小矿 | ||||||
2011 | 164 | 88 | 27 | 31 | 18 | 6280 | 7702.12 | 108912.19 | 12176.5 | 3959.87 |
2012 | 165 | 92 | 26 | 30 | 17 | 5445 | 5343.69 | 78837.56 | 2743.76 | 5054.52 |
2013 | 162 | 92 | 21 | 32 | 17 | 4103 | 6567.0 | 112837.9 | 6036.1 | 4291.0 |
2014 | 122 | 61 | 17 | 32 | 12 | 4161 | 8938.6 | 160091.9 | 5094.28 | 4294.54 |
2015 | 106 | 62 | 7 | 32 | 5 | 3732 | 6017.38 | 110423.43 | 3487.68 | 3348.87 |
2016 | 95 | 59 | 8 | 24 | 4 | 3071 | 5323.35 | 105887.80 | 5984.15 | 3998.3 |
(一)矿业结构
2016年全市矿业结构与往年基本相同,即以开发利用乙类矿产—普通建筑用石、砂为主,其在矿山数、从业人员、产量、产值等方面均居主体地位,其他非金属矿产次之,水气矿产与能源矿产所占比重较小,详见表2。
表2 2016年全市矿业结构构成表
矿种 | 矿山数 (个) | 从业人 员(个) | 矿石产量 (万吨) | 矿业总产值 (万元) | 年利润总额 (万元) | 年税金总额 (万元) | |
合计 | 95 | 3071 | 5323.35 | 105887.80 | 5984.15 | 3998.3 | |
地下热水 | 1 | 6 | 3.00 | 29.70 | 2.99 | 2.66 | |
普通萤石 | 1 | 3 | 0.00 | 0.00 | 0.00 | 0 | |
冶金用石英岩 | 1 | 15 | 2.94 | 120.54 | 8.40 | 1.93 | |
明矾石 | 1 | 515 | 3.36 | 2393.90 | -55.71 | 446.17 | |
叶蜡石 | 3 | 81 | 31.14 | 2955.00 | 139.00 | 533 | |
建筑用砂 | 3 | 221 | 278.95 | 7014.48 | 934.29 | 492.08 | |
高岭土 | 1 | 2 | 0.00 | 0.00 | 0.00 | 0 | |
饰面用辉绿岩 | 3 | 37 | 0.19 | 99.30 | 16.00 | 8.68 | |
饰面用闪长岩 | 2 | 19 | 1.84 | 139.23 | 5.00 | 6.3 | |
建筑用花岗岩 | 7 | 192 | 81.63 | 1531.38 | 15.00 | 10 | |
饰面用花岗岩 | 7 | 86 | 13.24 | 713.48 | 15.00 | 4.7 | |
建筑用凝灰岩 | 56 | 1795 | 4903.89 | 90572.06 | 4911.88 | 2467.06 | |
矿泉水 | 9 | 99 | 3.17 | 318.73 | -7.70 | 25.71 |
与上年相比,普通建筑用石、砂矿产在矿山数、从业人员、产量、产值上均有下滑,矿山数、从业人员分别下降10.8%和11.3%;产量、产值分别下降11.64%和1.9%;其他非金属矿产矿山数减少了3家,变化不大。但在从业人员、产量、产值、利润方面有明显变化,从业人员、产量和产值分别下降30.5%、1.8%和27.74%;利润实现了扭亏,盈利122.98万元,上涨160.0%。水气矿产矿泉水企业数减少了1家,主要指标变化不大,生产经营仍然呈现不景气状态;地热只1家,产量稳定,各项指标基本未变。
(二)生产规模
按生产规模分类统计,全市95个列入统计矿山中,大型矿山59个,中型矿山8个,小型矿山24个,小矿矿山4个;年均实际生产规模为:大型矿山87.7万吨/年,中型矿山15.7万吨/年,小型矿山1.1万吨/年,小矿矿山0.12万吨/年,详见表3、表4。
表3 2016年全市不同规模矿山企业开发利用情况表
矿山规模 | 矿山数 (个) | 从业人员 (个) | 年产矿量 (万吨) | 工业总产值 (万元) | 利润总额 (万元) | 年利税总额 (万元) | |
合计 | 95 | 3071 | 5323.35 | 105887.8 | 5984.15 | 3998.3 | |
大型 | 59 | 2484 | 5172.16 | 101557.08 | 5721.75 | 3832.1 | |
中型 | 8 | 234 | 125.49 | 2915.22 | 214.71 | 115.51 | |
小型 | 24 | 309 | 25.23 | 1301.82 | 31.69 | 42.01 | |
小矿 | 4 | 44 | 0.47 | 113.67 | 16 | 8.68 |
表4 2016年全市不同规模矿山企业效率对比表
矿山 规模 | 企业平均采掘量 (万吨/个·年) | 人均采掘量 (万吨/人·年) | 人均产值 (万元/人·年) | 人均利润 (万元/人·年) | 人均税金 (万元/人·年) |
合计 | 56.04 | 1.73 | 34.48 | 1.95 | 1.30 |
大型 | 87.66 | 2.08 | 40.88 | 2.30 | 1.54 |
中型 | 15.69 | 0.54 | 12.46 | 0.92 | 0.49 |
小型 | 1.05 | 0.08 | 4.21 | 0.10 | 0.14 |
小矿 | 0.12 | 0.01 | 2.58 | 0.36 | 0.20 |
数据表明,全市矿山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是由于大型矿山企业管理相对规范,生产集约化程度较高,生产技术和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水平较高,其人均采掘量、人均产值、人均利润和人均税金都远高于中、小型矿山和小矿。
(三)经济类型
我市矿山企业经济类型以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这三类矿山企业的矿山数、从业人员、矿石采掘量、矿业总产值占据各项总量的绝大部分,是我市矿业经济的主体。其中,国有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开发比重较大,从业人员2102人,年矿石采掘量3808.9万吨,占矿石采掘总量的71.6%。私营企业数占据全市矿山企业数的51.6%,利润总额和税金综合分别占全市的40.6%和46.4%。全市其它矿山企业包括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各项指标均较低。以上数据表明我市矿业开发投资仍然主要为民营资本、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资本,国有资本开发强度较高,这与我市当前由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大开发建设背景相一致,详见表5。
表5 2016年全市不同经济类型矿山企业开发利用情况表
企业经济类型 | 矿山数 (个) | 从业人员 (个) | 年产矿量 (万吨) | 工业总产值 (万元) | 利润总额 (万元) | 税金总额 (万元) | |
总计 | 95 | 3071 | 5323.35 | 105887.80 | 5984.15 | 3998.3 | |
国有企业 | 13 | 1181 | 1922.00 | 33990.27 | -12.72 | 792.96 | |
集体企业 | 1 | 20 | 107.00 | 2247.00 | 93.75 | 5 | |
股份合作企业 | 1 | 15 | 0.70 | 28.00 | 3.40 | 3.4 | |
有限责任公司 | 28 | 921 | 1886.93 | 40554.19 | 3325.49 | 813.47 | |
股份有限公司 | 2 | 78 | 31.01 | 2915.00 | 140.14 | 523.86 | |
私营企业 | 49 | 841 | 1375.28 | 26122.34 | 2429.69 | 1855.21 | |
外商投资企业 | 1 | 15 | 0.44 | 31.00 | 4.40 | 4.4 |
(四)地区分布
全市矿业开发分布不均衡。洞头开发强度最大,年矿石采掘量为2223.7万吨/年;其次为平阳和乐清,年矿石采掘量超过500万吨/年;再次是龙湾、苍南、市辖区、瑞安和永嘉均超过200万吨/年,其他依次为文成、泰顺、瓯海和鹿城;最少为鹿城仅34.8万吨/年。分布矿山数最多的地区为平阳、苍南和泰顺,均为14个,最少为市辖区3个。矿业从业人数最多的地区为洞头695人,最少为鹿城28人。实现矿业总产值最大的地区是洞头达42436.3万元,最少的是永嘉593.8万元。
与去年相比,龙湾、永嘉、平阳、鹿城和泰顺的矿石采掘量有一定增长外,其他各地均有较大幅度下滑,其中尤以瑞安、洞头下降较大,降幅分别是54.5%和25.1%,其次为乐清、市辖区、瓯海、文成和苍南,均有小幅下降,详见表6。
表6 2016年全市各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表
行政区 | 矿山数 (个) | 从业人员 (个) | 矿石产量 (万吨) | 矿业总产值 (万元) | 年利润总额 (万元) | 年税金总额 (万元) | 人均采掘量 (万吨/人·年) | 人均产值 (万元/人·年) | |
总计 | 95 | 3071 | 5323.35 | 105887.80 | 5984.15 | 3998.3 | 1.73 | 34.48 | |
市辖区 | 3 | 221 | 278.95 | 7014.48 | 934.29 | 492.08 | 1.26 | 31.74 | |
鹿城区 | 4 | 28 | 34.77 | 657.65 | 7.00 | 10 | 1.24 | 23.49 | |
龙湾区 | 7 | 131 | 477.14 | 6739.15 | 181.75 | 57 | 3.64 | 51.44 | |
瓯海区 | 4 | 86 | 47.92 | 760.70 | 41.85 | 17 | 0.56 | 8.85 | |
洞头县 | 12 | 695 | 2223.72 | 42436.28 | 0.00 | 0 | 3.20 | 61.06 | |
永嘉县 | 7 | 189 | 258.35 | 593.80 | -0.45 | 0 | 1.37 | 3.14 | |
平阳县 | 14 | 393 | 776.80 | 18395.58 | 4265.26 | 850.34 | 1.98 | 46.81 | |
苍南县 | 14 | 797 | 331.30 | 8659.62 | 193.91 | 676.21 | 0.42 | 10.87 | |
文成县 | 4 | 63 | 79.57 | 1580.23 | 78.00 | 107.8 | 1.26 | 25.08 | |
泰顺县 | 14 | 172 | 51.93 | 3831.24 | 177.39 | 544.09 | 0.30 | 22.27 | |
瑞安市 | 4 | 87 | 262.65 | 6627.35 | 15.79 | 40.18 | 3.02 | 76.18 | |
乐清市 | 8 | 209 | 500.25 | 8591.72 | 89.36 | 1203.59 | 2.39 | 41.11 |
二、主要矿产开发利用情况
(一)普通建筑用石、砂矿
1、普通建筑石料
2016年我市开发利用普通建筑石料有建筑用凝灰岩、建筑用花岗岩2个矿种,共有矿山63个(包括配套专供、工程性石料矿山21个),从业人员1987人,矿石采掘量4985.5万吨(含工程性矿山3137.4万吨),分别占全市总量的66.3%、64.7%、93.6%;实现矿业总产值92103.4万元,利润4926.9万元,税金2477.1万元, 分别占全市总量的97.0%、82.34%、62.0%,突显了普通建筑石料在我市矿业开发中的主体地位。与上年相比,矿山数、从业人员、矿石采掘量均在下降,分别达-4.6%、-3.7%、-10.8%;矿业总产值和利润均在上升,分别达2.0%和53.5%,反映了我市的规模化、集约化管理已初见成效。
普通建筑石料资源分布具有普遍性,是基础建设的基本原料,受基本建设、规划布局和运输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其开发地域性明显,矿山主要沿海及岛分布于洞头、平阳、苍南、乐清、瑞安,以大量抛石填方兼具加工碎石为主要用途,以大型、特大型专供配套等工程性矿山带动经营性矿山的开发建设,以满足沿海及岛围垦造地、基地码头、交通设施及输气管线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对石料的需求为主。
2、建筑用砂
2016年,温州市建筑用砂矿山共3个,主要分布于瓯江河道,从业人员221人,矿石采掘量279.0万吨,实现矿业总产值7014.5万元,利润934.3万元,税金492.1万元。因瓯江砂石多年持续开采、中上游拦水筑坝和气候变化等原因,砂石得不到及时补充,可采资源渐趋减少,从长远考虑应以保护为重,合理规划,有序开采,并积极寻找可替代资源。
(二)其他非金属矿产
温州市明矾石、叶蜡石、饰面用辉绿岩、饰面用闪长岩、饰面用花岗岩等资源较丰富,其中明矾石探明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70%,温州矾矿素有世界矾都之称。泰顺县龟湖镇叶蜡石矿为大型矿床,储量丰富。洞头县大门镇的花岗岩、文成县双桂的闪长岩等石材品质较好。
2016年全市明矾石、叶蜡石、冶金用石英岩、饰面石材的矿山数分别为1个、3个、1个、12个(萤石、高岭土未开采),矿石采掘量分别为3.4万吨、31.1万吨、2.9万吨和15.3万吨,矿业总产值分别为2393.9万元、2955.0万元、120.5万元和952.0万元,所占我市矿业开发比重较小。与上年相比,除叶腊石的工业总产值有所增长外,其他矿种的矿山数、从业人员、矿石采掘量、矿业总产值和利润均有明显减少或下降,尤其是温州矾矿又出现年度亏损55.71万元,反映了我市其他非金属矿山企业经营效益较差的现状。
(三)矿泉水与地热
温州市天然矿泉水资源较丰富,主要分布于瓯海、苍南及永嘉等地,水质类型均属偏硅酸型。2016年全市有矿泉水矿山9个,以销售 “东方益神”、“五云山”、“鹤顶峰”、“步青”等自有品牌的桶装矿泉水为主,全年开采量为3.17万吨,基本与上年持平,实现矿业总产值318.7万元,较上年大幅下滑,下降为57.8%。
全市地热一处,为泰顺雅阳的承天氡泉,属于含氡的硅氟复合型热矿水,水温45~60℃,富含氡、硅、氟等4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承天氡泉建有密封池,主要供3个宾馆沐浴用水,2016年实际开采量约3万立方米,由于产品价格上涨,产值、利润等指标比上年略有提高。
三、矿产开发利用特点
1、矿业开发布局日趋合理
温州市的矿业开发主要呈现以沿海产业带、围绕城市建成区和各中心区域展布的空间格局,重点保障重大工程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基本形成以普通建筑石料、砂为主体,饰面石材、明矾石、叶蜡石等其它非金属矿产为辅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特点,矿山总数不断压缩,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继续提升。
2、矿山经济效益总体下降
由于经济状况逐渐回暖,矿产品价格有所回升,我市矿业经济效益总体在稳定中有所上涨。与上年相比,尽管是矿山数量和从业人员均有较大降幅,但矿业总产值趋于稳定,而利润则显著上升。此外,因矿种不同,矿山经济效益也存在差异化,如:建筑用砂石矿山尽管仍是盈利的主体;传统优势矿产如明矾石、叶蜡石矿山企业不仅产量减少、产值降低,而且又出现亏损;矿泉水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仍不景气;地热开发效益保持平稳;饰面石材矿山因少数企业当年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但由于矿产品价格不断走低,但相当多的石材矿山效益低下。
3、矿山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我市矿业开发以保护优先、生态优先、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从矿山设置准入、基建投资、开采监管等各阶段均提出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及绿色矿山创建方案的编制作为矿山生产建设的前置和必要条件,以实现矿山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2016年,我市继续很狠抓绿色矿山建设,有5个矿山实施了绿色矿山建设,均完成验收认定,全市累计绿色矿山建成率为80%。同时,我市矿山企业全面落实粉尘控制措施,至2016年末,全市生产矿山达标运行率为76%。
四、问题与建议
1、矿山开发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矿山建设是一项集技术性、政策性、管理型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市诸多矿山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管理松懈,企业主缺乏政策理解和市场把握能力,遵章守法意识淡薄,在开采技术上不思进取,在生产管理上不依方案开采的现象突出,甚至出现违法违规行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无论在行政监管还是在企业管理层面,都对矿产开发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亟待科学规划。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和社会民生项目的大力推进对石料的需求提出了现实要求,如何做好基本建设服务保障与建筑石料供需平衡问题是摆在我市今后较长时期内的重要课题。作为矿产资源主管部门需加强市场调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进一步提升建筑石料矿山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同时,对明矾石、叶腊石等我市的优势矿种,应实行保护为主战略,加强基础研究,以市场为导向,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矿产品生产方向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对饰面石材、矿泉水等矿山,必须改变现有矿山规模小、开发方式粗放、经营管理落后、经济效益差的状况,强化矿山治理整合,开展资源调查,择优有序开采。
温州市国土资源局
2017年2月22日
温州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 2017年2月22日印发 |
(共印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