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二手转移登记与水电气联动过户
进阶2.0版面世啦
为深入推进不动产登记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提升企业、办事群众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实现跨行业“最多跑一次”。5月起,温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联合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市公用集团自来水分公司和燃气分公司等相关单位在鹿城区率先推出“水、电、气”联办业务进阶2.0版本。
自《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等五部门关于推动不动产登记与相关服务事项联动办理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发[2017]30号)下发以来,各地按文件精神纷纷推出了不动产登记中涉及的水电气联动办理的模式。经梳理,不外乎以下两种模式:第一种,水电气受理窗口统一进驻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办事群众在不动产登记窗口受理完成后凭不动产登记受理单去水电气窗口受理过户业务,不出服务大厅完成联办业务;第二种,水电气将相关受理纸质材料放置在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在受理不动产登记申请时,一并由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完成相关的水电气过户纸质材料受理,相关的纸质材料由不动产工作人员和水电气工作人员进行内部移交,由工作人员跑代替办事群众跑。第一种模式最简单操作,为“跑一次”的最初级版本,很多地方都采取该方式,但虽不出服务大厅却避免不了跑多个窗口再次排队才能完成联办业务,相比原先需跑两个或三个不同单位、部门办理进步了不少;第二种模式又进了一步,采取一窗受理的方式,更加符合“最多跑一次”的相关要求,但是问题显而易见,水电气三个单位的合同签署等申请工作都统一到不动产综合受理窗口,本身不动产综合受理窗口已经集不动产、住建、地税三家业务办理,再加上水电气三家业务申请,对每一个办事群众而言受理时间加长、而等候办理时间更是显著变久,服务大厅办事人数过多、滞留时间过长、大厅的整体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办事群众的获得感并不明显,反而体验感很差。而且每天定时要将受理材料与三家单位进行内部移交,在窗口数量、人手不增加的情况下,无论对办事群众还是对工作人员而言,怨言颇多、并不欢迎这种模式,反而很多办事群众主动要求放弃水电气联动办理。并且以上两种模式的有一共同弊端,均是以不动产受理时的数据作为联办过户的申请依据,但是在不动产审核办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受理撤回,届时出现不动产并没有过户成功,而水电气却过户成功的尴尬情况。
在调研各地联办情况后,围绕温州市政府“四个一”创新工程的要求,温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向温州市跑办和温州市政府大数据中心汇报情况后并取得大力支持,本着以打造“最多跑一次”的温州亮点为目标,明确以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支撑、大数据共享的思路来做水电气联办工作。通过前期各自信息系统改造、材料精简等准备工作,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推出联办业务2.0版本,采取不动产转移登记与联办单位 “一窗受理、登记结果数据推送”的方式提供联办服务。水电气单位进驻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便民服务区提供咨询,由办事群众自愿选择是否进行水电气联动过户办理,综合窗口受理不动产转移登记申请时,只需勾选“水、电、气”过户选项,就可以直接申请办理“水、电、气”过户业务。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经过审核、登簿完成登记后,将登记结果数据推送到温州市政府大数据管理中心,温州自来水公司、国家电网温州分公司、温州燃气公司从温州市政府大数据管理中心取得相关数据,工作人员予以审核办理过户手续并短信或电话通知办理结果。这种新模式采取一窗综合受理的方式,受理窗口工作人员只需在申请系统勾选需要进行联办的业务,其他办理程序没有丝毫改变,因此并没有增加额外的办理时长,最终通过关联不动产登记的数据跑路分别推送到各联办单位进行办理的方式,有效解决了第一模式的多窗跑、第二种模式中办事群众等待和办理时间过长严重影响大厅秩序环境及工作人员之间重复移交工作等难题,将水电气过户和不动产登记完美融合在一起,堪称“亮点”
自2017年3月底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从最粗放的办事群众“一个办事大厅多窗跑”,到办事群众不跑、工作人员内部跑的“跑一次”,到现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手段的数据跑路的“跑一次”;从最初将不同单位直接物理位置整合到一起的“跑一次”,到现在的数据推送、简化共性材料收取等化学整合的“跑一次”,背后凝聚了无数不动产人和协作单位同仁的辛勤汗水,同时也标志着“跑一次”工作已经进入新的阶段、翻开新的篇章。未来,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打破单位、部门之间的壁垒,加强单位、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不断创新举措,提供更优质服务,创造更多“温州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