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项目名称:温州市核心片区吴桥单元(0577-WZ-HX-19)控制性详细规划(2017年修编)
规划审批时间:2018年7月(市政府温政函[2018]110号文件批复)
规划编制单位: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温州市核心片区吴桥单元(0577-WZ-HX-19)控制性详细规划(2017年修编)》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 北接温瑞塘河(会昌河段),南至温州大道,西以过境路为界,东至牛山北路及飞霞南路,总用地面积约109.17公顷。
二、功能定位
本片区功能定位为:“以创新创业和现代商贸为主,发展总部办公、特色商业创新、创业创新孵化、都市现代服务业等,形成温州市小微双创集聚高地;利用会昌河优美环境渗透及基地内众多人文资源条件,塑造具有塘河生态特色和瓯越文化底蕴的会昌河畔宜居组团”。
三、规划规模
人口规模:本片区规划居住人口1.2万人。
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09.17h㎡,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00.67h㎡。
四、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本片区规划居住用地15.09h㎡,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14.99%。
2、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共9.99h㎡,占规划建设用地的9.92%。其中,行政办公用地为2.29公顷,文化设施用地为4.66公顷,教育科研用地为2.36公顷,体育用地为0.68公顷。
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35.9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5.73%。其中商业用地11.64公顷,商务用地24.33公顷。
4、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24.9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4.82%。其中城市道路用地24.99公顷。
5、公用设施用地:规划公用设施用地0.4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41%。其中供应设施用地0.27公顷,环境设施用地0.14公顷。
6、绿地与广场用地: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14.2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4.13%。其中公园绿地13.33公顷,广场用地0.90公顷。
7、非建设用地:规划非建设用地8.49公顷,均为水域(不含桥梁下水域面积)。
五、综合交通规划
1、城市交通系统规划:本片区内规划道路系统根据城市道路划分标准分为三级: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支路。
主干路:本片区布局“一横两纵”主干路,分别为过境路、划龙桥路和飞霞南路-牛山北路,道路红线宽度分别为50m、40m和42m,机动车设计速度为60Km/h,建议按双向4~6车道布置。
次干路:本片内形成“两横一纵”次干路,分别为宽带路、双龙路和吴桥路,道路红线宽度分别为24m、30m和36m,次干路机动车设计速度为40Km/h,建议按双向4~6车道布置。
支路:对主次干路起辅助作用,以承担短距离交通为主,道路宽度8~24m,其中吴丰路可根据实际地块的实施进行线位调整,且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公共交通规划:本片区规划公共交通方式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BRT、常规公交、社区巴士和出租车。
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M3线经过本片区,在本片区过境路设置1个轨道站点,为葡萄棚站。轨道廊道、站点及相关设施的用地控制要求参照温州市轨道交通的相关规范及规定执行。
快速公交BRT:沿过境路设置BRT4号线。
常规公交:在城市主要道路上设置常规公交线路,常规公交线路布设尽量接近居民出行发生点,公交站点的平均间距在500米左右。在城市主干路和次干路上的公交站形式必须设置为港湾式停靠站,以减小对路段交通的影响。
社区巴士:在本片区主要慢行道上开行社区巴士,招手即停,方便居民出行。
水上巴士:建议在会昌河开行水上巴士,并在本片区结合龙舟竞渡设置1处水上巴士停靠站点。
3、社会公共停车场:规划在本片区共设路外公共停车泊位250个。主要结合体育用地、商业用地、公园绿地设置。具体为结合A-09、A-14、A-24、B-03、B-08等5个地块各布置50个社会停车位。
六、主要图纸
1、区域位置图
2、用地现状图
3、用地规划图
4、地块编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