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的通知》《浙江省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和素质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促进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和素质双提升,苍南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开展一系列举措推进作风常态化建设走深走实。
一、以党建为统领,筑牢战斗堡垒
一是打造“党建+不动产登记”新模式。结合苍南县实际,创建“数字登记 情暖万家”党建品牌。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不动产登记党员先锋队,在服务窗口设置党员先锋岗,持续推进党建和不动产登记业务深度融合,把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登记服务优势。
二是建立“党建+窗口建设”新平台。设置企业专窗,落实专人全程跟踪、助企办证。通过数据跑路、流程再造等方式最大程度压缩企业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实现企业间不动产转移登记缴税后1小时办结。设置“办不成事”窗口,重点聚焦企业、群众在不动产登记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提供一对一服务,帮助企业、群众把事办成。今年以来,“办不成事”窗口已为群众解决复杂登记问题共计12宗。
三是实施“党建+志愿服务”新举措。在各办证中心设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在办证大厅为群众提供引导、帮办、代办等服务。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实现群众“足不出户”办理不动产权证。今年以来,已提供上门服务共计18次。
二、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服务质效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全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意识,2022年以来共化解“房改房”“直改套”“水库移民”等历史遗留办证问题120余件,破解企业工业厂房办证问题20余件,收到感谢信3封,锦旗10余面。按照“证缴分离”原则,成功破解多年“烂尾楼”项目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题,为400余套房产解封,相关做法经验被省市级多个媒体报道。
二是坚持先试先行,广泛推行二手房“带押过户”。主动与全县各大银行对接,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制定二手房“带押过户”苍南模式,2022年10月通过“抵押变更+不动产转移”组合登记的方式,仅用2小时顺利办结首笔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不需要提前归还贷款,就可以过户、再次抵押和发放新贷款,有效克服了传统方式下交易成本高、时间长、流程复杂等问题,切实提升居民住房交易、登记和金融服务水平,受到办事群众、各大银行和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截至目前已办理“带押过户”登记共计22宗,为群众和企业节省“过桥资金”成本16余万。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推广线上登记平台。持续深化数字化改革,不断拓宽“互联网+登记”服务范围,今年以来线上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共计14198件。实现“不动产智治应用”首期子场景贯通应用,为加大平台应用覆盖面,苍南县资规局编制“智治平台”操作手册,组建“帮办代办”小队,主动引导和指导办事群众线上办理,并邀请房开、中介公司参加多场培训会,鼓励通过“不动产智治”平台办理信息查询、预告登记、二手房转移等登记业务。
三、以问题为导向,转变队伍作风
一是立足群众视角,换位体验登记流程。中心主任定期以办事群众身份体验二手房过户、补换证等登记业务流程,真切感受群众办证的难点,对窗口人员就接待群众时的语言、语气、手势等提出了改进意见,不断提升窗口服务水平。
二是基于自身视角,以考促学、以学促行。创新学习教育新模式,率全市之先推出以“测试”促学习新形式。于今年3月组织全体登记人员参加作风建设知识测试,通过测试,不断巩固学习成果,提升登记队伍综合素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三是延伸监管视角,倒逼队伍作风转变。定期赴各分中心开展作风常态化建设监督检查,重点围绕作风和素质提升专项行动部署、动员情况、窗口服务情况、登记制度落实情况、廉政建设情况、登记档案质量等六大方面开展突击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向分中心负责人反馈,并现场督促整改,限时上报整改结果。2023年以来共开展监督检查4次,以常态化作风排查倒逼登记队伍作风建设步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