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行业新闻
杭州市余杭区深化“空间换地”模式,推进土地资源集中、复合、立体利用——为“旧空间”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发布日期:2024-06-17 08:51:22 来源: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浏览次数:

深化“空间换地”模式,让杭州市余杭区又一次站到了节约集约用地的风口。

近年来,随着土地利用进入存量时代,如何推进国土空间高效利用,助力高质量发展?余杭给出答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不断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促进土地资源的集中利用、复合利用、立体利用,为“旧空间”注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初夏时节,笔者来到余杭,探访空间如何换地、又换来什么。

开发立体空间 实现工业“上楼入地”

走进余杭区良渚街道通运产业园,工地一派繁忙景象,厂房在不断长高。

面对土地要素的制约,余杭积极探索“工业上楼”模式,重构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空间。简而言之,就是让企业在高层厂房中进行生产活动。良渚街道聚焦特色产业,启动9个工业用地有机更新项目,其中“上楼”项目有6个。

良渚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有机更新前,良渚通运产业园占地面积250亩,入驻企业主要以加工业、仓储等低端产业为主,厂房两至三层,总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容积率仅1.2,亩均税收约6万元。实施有机更新后,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94.3亩,容积率近3.0,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该有机更新项目将于2026年上半年竣工,重点谋划布局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实现产业空间的“腾笼换鸟”。

来到位于余杭仁和街道的净水厂建设工地,只见施工人员正在距离地面16米的地下空间,进行地下厂房的基础施工。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仁和净水厂从污水处理厂“全地埋式﹢上个公园”2.0版,升级为“全地埋式﹢上盖厂房”3.0版模式,是余杭探索土地复合利用的新模式。

“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30亩,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8.66万平方米,净水处理构筑物、处理设备等集中布设在地下箱体内;地上建筑面积24.4万平方米,将建设8幢工业厂房及生产配套用房。”余杭环境(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计划2025年竣工,投入使用后,每天可处理污水15万吨。

“该项目通过土地混合利用,将‘净水﹢产业’功能紧凑地安排在同一区域内,与同等规模的地上净水厂相比,可节约土地67亩,体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余杭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用好废弃空间 打造“一智三新”新产业

余杭经济开发区内的智慧动力公园在建设时,特意保留了一个小山包,因采石所残留的自然宕口和蓄满碧水的矿坑成为游人的打卡点,同时也见证了獐山石矿120年的开采历史。

2013年底,獐山石矿彻底关停,2027亩废弃矿地成为当时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区域。随着发展版图不断扩展,如今,该基地蝶变为余杭经济开发区。

目前,余杭经济开发区已有大小企业3400余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15家、规上工业企业118家。通过产业培育,余杭经济开发区已集聚了南方泵业、瑞银电子、华光新材、和顺科技、杭州比亚迪等一批大中型产业头部企业,智能制造以及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的“一智三新”新兴产业体系逐渐成形。

杭州大地海洋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地海洋”)是余杭利用废弃矿地发展“一智三新”新兴产业的一个缩影。

走进大地海洋子公司浙江盛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盛唐环保”),只见一台台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陆续进入了拆解处理流水线。“拆解处理设施‘吃’进废物,‘吐’出效益。”盛唐环保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地海洋将传统的废弃资源利用行业与互联网等技术相结合,建起了数字化、智能化的资源综合利用工厂,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獐山石矿经过平整治理,变废为宝,为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使废弃空间重焕新生。像獐山废弃矿地利用这样的项目,在余杭还有数例。”余杭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整合零散空间 实现村级留用地联合开发

杭州的村级留用地由来已久,已成为丰富城市业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独特空间。

5月22日,良渚街道小洋坝、勾庄、长桥三村共同以留用地指标和资金“入伙”的村级留用地项目开工。这是余杭区首块自主开发的“多村联合”村级留用地项目。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1亩,总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包括3幢15层主楼等,总投资约5.5亿元,主要用于商业、商务。目前,项目已完成招商,计划于2026年建成,预计每年可为3个村带来近3000万元的租金收入。

为了做好留用地项目,小洋坝、勾庄、长桥三村联合成立了杭州三次元置业有限公司。“村里召开股民大会对这个项目进行表决时,项目以95%以上的高票通过。”小洋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高忠强说,村民很支持这个项目,盼望早日建成,发展壮大村集体的经济实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更好的基础。

“从高效利用空间的角度看,如果3个村各自为政、单独开发,项目的规模、体量小,容积率不会高。”良渚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通过整合零散的空间资源,联合开发村级留用地,项目容积率将达到3.0,实现了空间集约化利用。

节约集约用地,共创美好未来。余杭区深化“空间换地”模式、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文章仍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