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行业新闻
浙江的蓝色“碳”索之路
发布日期:2024-09-14 16:19:54 来源: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浏览次数:

凭借固碳量巨大、固碳效率高、碳埋藏周期长等优势,蓝碳生态产品价值正在逐渐凸显。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的推进,蓝碳经济作为经济转型和发展的新引擎,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几年,浙江高度重视发展“蓝色实力”,借助海洋生态资源优势,大胆迈向蓝色“碳”索之路,相关工作逐步进入到系统化、业务化的新阶段。浙江持续开展“摸家底”工作、构建调查监测体系、搭建调查监测网络、深入研究蓝碳机理、搭建蓝碳智判平台,探索海洋碳汇交易,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全方位发挥海洋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推动抢占海洋碳汇制高点。

蓝碳发展潜力大

什么是蓝碳?

“蓝碳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滨海生态系统都是重要的蓝碳资源。”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海洋预警预报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蓝碳又称“蓝色碳汇”“海洋碳汇”。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能够捕获与储存大量碳并永久埋藏在海洋沉积物里,因而这三种生态系统又被称为滨海蓝碳生态系统。

浙江蓝碳发展潜力巨大。据调查评估,目前浙江蓝碳生态系统总面积达16万多公顷,初步估算碳储量约为700万吨,其中红树林500多公顷、盐沼近3万公顷、淤泥质光滩13万多公顷、无居民海岛植被7000多公顷。得益于浙江省不断加强蓝碳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力度,与2022年相比,红树林面积增加了200多公顷。

浙江蓝碳发展优势够足。据了解,浙江大陆海岸线2100余千米,海岛4300余个,是全国海岸线最长、海岛最多的省份之一。海域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面积为120万公顷,海洋生态保护红线146万公顷,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岸带区域更是海洋碳循环活动极其活跃的区域。

浙江是中国红树林分布的最北界,红树林面积近年呈现递增趋势,并且在不断探索红树林营造适宜区选划及红树林耐寒品种培育工作。

那么,蓝碳有什么用?

一是固碳效率高。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和大多数的陆地生态系统一样,植被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生活在沉积物土壤中的自养微生物可以通过光能或化学能同化环境中的二氧化碳。除此之外,海洋也会给滨海蓝碳生态系统源源不断输送有机碳。蓝碳生态系统植被地上结构复杂、盘根错节,当海浪、潮汐等携带着有机质而来,海岸带蓝碳植被利用复杂的上部结构将有机颗粒物留下来,让它们在此储存。

二是固碳周期长。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有限性以及碳封存不稳定性不同,潮汐往复作用极大地减缓了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累积碳的分解。海岸带地区的植物碳可以储存数年至数十年,沉积碳甚至可以封存数千年之久。浙江省海洋科学院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蓝碳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而发展蓝碳是浙江推进“双碳”工作的有力抓手。

探索蓝碳价值实现路径

在陆地森林中,“绿碳”已经开始应用,通过实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进而达到造林减排的效果。“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十分复杂,蓝碳的形成机制、碳汇拓展途径等研究仍在持续开展。”浙江省海洋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蓝碳的碳汇交易标准和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浙江已经在探索的路上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从2022年开始,浙江苍南就积极探索红树林碳汇交易路径,并与浙江省海洋科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合作研究碳汇项目,开展苍南县沿浦湾红树林碳汇监测与计量。2023年6月,浙江首单红树林碳汇交易落地,红树林通过固碳储碳发挥了真正的经济价值,推动浙江蓝碳资源的市场化进程,以及蓝碳自愿市场、履约市场和普惠市场的全面发展,成为撬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支点。

2024年3月,宁波市象山县携手福建省厦门市,设立跨省共建的蓝碳生态碳账户,完成全国首例“蓝碳+产权+司法”交易,并发布工程超额碳排放损失保险条款、碳账户综合保险。

蓝色经济走深走实

要实现“双碳”目标,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2023年初,浙江省印发《浙江省海洋碳汇能力提升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打造海洋碳汇发展的“浙江样板”。到2025年,浙江海洋碳汇基础研究和监测体系将基本建立,以碳汇巩固提升为导向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体系将基本构建,形成海洋空间资源管控和陆海污染联动治理体系,并将修复滨海湿地2000公顷,新增红树林200公顷以上,修复海岸线74千米。

近年来,浙江积极推动“两山”转化,争当“双碳”工作优等生。通过卫星遥感解译、无人机监测以及现场核查等手段,基本摸清蓝碳“家底”,并不断深入开展蓝碳机理研究,推进蓝碳试点工作,初步建立了具有浙江特色的4大类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方法。开展浙江淤泥质光滩向盐沼转变的可行性研究,探索人工碳增汇新路径,进一步探索、挖掘、发挥好浙江蓝碳潜力。

此外,随着中央财政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浙江省海岸线整治修复三年行动、浙江省“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等的深入开展,海洋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海洋碳汇能力将稳步增强。以“蓝湾整治修复”工作为例,经过有序推进,2019年以来,浙江获批国家海洋生态修复项目14个,较大改善了全省滨海生态环境。其中,北仑梅山湾、苍南红树林和临海白沙湾3个海洋修复案例入选2023年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温州洞头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的《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今年,浙江将实施苍南、海盐、普陀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让蓝天碧海成为浙江的“硬实力”。

从“投钱变蓝”到“以蓝生钱”,浙江打造了全国海洋生态修复“样板”。如今,蓝碳经济已成为浙江建设海洋强省的重要引擎和“蓝色密码”,正引领浙江在“碳”索之路上不断前行。